十天干十二地支與六十甲子
天干的由來
天干,或稱十干,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字計序符號,表示「次序」或
古代觀點
現代觀點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釋支干》中,主張天干源自十進位記數法,大概是殷人創製。地支源自十二辰,演變自古巴比倫的黃道十二宮。不過,郭沫若對後者如何傳至中國的途徑,只提出一些猜想,尚未有確切根據[17]。吳宇虹反對郭的外來說,指出郭給出的蘇美星名、月名與《爾雅》歲名、月名對照,其讀音配對十分勉強或相差甚遠,而且巴比倫和古中國天文學有許多不同特點,如十二辰和十二宮方向不同,兩者當是各自起源[18]。有些學者認為干支的創製,尚可進一步追溯至商朝以前。張秉權認為「干支系統的建立,要比盤庚遷殷的時代,早得很多很多」,因為殷商時代已純熟地運用干支。而且甲骨文的干支紀日,往往只用天干作為省稱,意味者天干紀日應是干支紀日的雛型,地支本不紀日。中國古代十日並出的神話或來自天干紀日法的發明,與「旬」的觀念十分密切[1]。陳遵媯在《中國天文學史》中提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產生了」。鄭文光在《中國天文學源流》中,將干支的產生和羲和、常羲的神話聯繫起來,並認為天干產生於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起自十進位法,地支是夏人的創作,起自十二辰。杜石然等在《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主張夏代已有天干紀日,商代加入地支,形成六十周期的紀日法[17]。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十天~天上的氣(清)
天干 五行 後天方位 季節 部位 八卦
甲 (陽木) 東方 春 膽 震
乙 (陰木) 東南 春 肝 巽
丙 (陽火) 南方 夏 小腸 離
丁 (陰火) 南方 夏 心 離
戊 (陽土) 東北 四立 胃 艮
己 (陰土) 西南 四立 脾 坤
庚 (陽金) 西北 秋 大腸 乾
辛 (陰金) 西方 秋 肺 兑
壬 (陽水) 西北 冬 膀胱 乾
癸 (陰水) 北方 冬 腎 坎
因干支紀年法紀年時一周期為六十年,所以也用「甲子之年」或「花甲之年」來形容(60+1虛齡)或歲數之一的老人。
干支在古代稱榦枝,好比樹幹和樹枝,有主幹分枝之意。
干支曆作為中國傳統曆法,在古代中國一直使用,從未間斷,對研究歷史相當有幫助,便於推算歷史時間。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十二地支~地上的氣(濁)
十二地支代表~十二歲君(太歲) 月份與十二 時辰
地支 五行 月份 時辰
子 陽水 十一 23~01
丑 陰土 十二 01~03
寅 陽木 一月 03~05
卯 陰木 二月 05~07
辰 陽土 三月 07~09
巳 陰火 四月 09~11
午 陽火 五月 11~13
未 陰土 六月 13~15
申 陽金 七月 15~17
酉 陰金 八月 17~19
戌 陽土 九月 19~21
亥 陰水 十月 21~23
六十甲子:由十個天干與十二地支組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癸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癸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