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指南

十天干十二地支與六十甲子

十天干十二地支與六十甲子

中國古代用來記錄年、月、日等的系統方法。關於中國大陸的多個「甲子鎮」,請見「甲子鎮」。關於對公元前2997年起天干地支60年循環一次的稱法,請見「甲子 (循環)」。關於六十干支的第一個,請見「甲子」。

天干地支十干十二支的合稱、簡通稱為十天干十二地支,由兩者經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對,為一周期,循環往復,稱為一甲子花甲之年

天干的由來

天干,或稱十干,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字計序符號,表示「次序」或

「等第」。天干共10個文字:,循環使用。中國漢字文化圈國家古代常以之來命名、排序、紀時。 

 

天干之名來自《白虎通》以天干為主幹,地支為枝葉,稱「甲乙者,榦也;子丑者,枝也」。《白虎通》的說法又來自《淮南子》「數從甲子始,子母相求」、《史記》「十母十二子」,從「母子」之義演變而來[1]。史記的十母就是指十天干,十二子就是指十二地支。

干支最早的名稱大概是《呂覽》所稱的「甲子」。《世本》和里耶秦簡中也只取首字稱為甲子[2]。以甲子稱之,或許是因為早時還不存在一個專用名稱[1]。另外古文獻中也常以「日」稱天干,「辰」稱地支,並可追溯至《左傳》、《國語》、《儀禮》、《周禮    

 

古代觀點

古人將干支的來歷遠推至三皇五帝。最早出處來自《世本》、《呂覽》,稱「大撓作甲子」,據《呂覽》大撓為黃帝之師。東漢經學家鄭玄蔡邕都採信此說,蔡邕謂:「帝命大撓探五行之情,占斗剛所建,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枝,枝幹相配以成六。」。這段話的意思是,黃帝命大撓探察五行之情狀,以北斗七星斗柄(又稱為斗綱、斗罡、斗杓)所指向的十二辰方位[7],來決定現在所在的月份(稱為「月建」,斗柄所指為「建」)。以天干紀日,是為主幹;以地支紀月建之辰,作為旁枝。兩者依次相配紀日,至最小公倍數六十完成一個循環周期。

後漢書》、《宋書》、《五行大義》、《晉書》、《尚書正義》、《軒轅黃帝傳》[11]、《資治通鑑外紀[12]等,都引述、繼承了蔡邕的說法。宋代命理書《淵海子平》更擴大《世本》、《呂覽》之說,稱黃帝遇蚩尤神擾亂,於涿鹿之野大戰後,血氣瀰漫,無法治其凶煞,「於是齋戒築壇祭天,方丘禮地。天乃降十干、十二支」,黃帝用天干地支象天法地,加以佈置,才成功鎮服,而後大撓氏將之配成六十甲子。

漢代讖緯書《春秋命歷序》則是說天皇兄弟十三人「作干支以定日月度」[13]。北宋史書《資治通鑑外紀》也繼承這種說法,稱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不過,漢代以後才開始用干支紀年,所以此說只是以後釋古[14]。《通鑒外紀》另稱「伏羲作甲曆定歲時 」。《山墳》稱伏犧氏「命臣潛龍氏作甲曆」。《路史》小注引陳鳴《曆書序》:「伏羲推策作甲子」。羅頎《物原》稱「伏羲始造干支甲子」。這些說法將曆法和干支的發明推至比黃帝更早的伏羲,不過都出自北宋以後才流傳或編纂的書籍。

不管是黃帝、天皇或伏羲,這類說法都是以古代渺不可知的聖王、賢人作為事物制度的發明開端,後人已無從考究。但大體能看出古人將干支的發明和天文觀測曆法制定聯繫在一起。蔡邕的說法更顯示十干是紀日、十二地支是紀月建之辰,兩者應是獨立的記數系統。之後將其依次相配,才從十干紀日,變成六十干支紀日。

 

現代觀點

就目前所能獲得的考古資料,天干和地支殷商時期已得到普遍運用。甲骨卜辭的占卜日期就是以干支紀日表示,如丙寅卜、癸酉卜之類。在出土的龜版中更有「甲子表」,將天干地支六十甲子的完整週期,從右到左、上下豎行排列[15][16]商朝君王王后的名號也有用天干加以命名的慣例,如太乙盤庚武丁母辛等等,其所祀先王從上甲微主癸,亦以天干名之。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釋支干》中,主張天干源自十進位記數法,大概是殷人創製。地支源自十二辰,演變自古巴比倫的黃道十二宮。不過,郭沫若對後者如何傳至中國的途徑,只提出一些猜想,尚未有確切根據[17]。吳宇虹反對郭的外來說,指出郭給出的蘇美星名、月名與《爾雅》歲名、月名對照,其讀音配對十分勉強或相差甚遠,而且巴比倫和古中國天文學有許多不同特點,如十二辰十二宮方向不同,兩者當是各自起源[18]。有些學者認為干支的創製,尚可進一步追溯至商朝以前。張秉權認為「干支系統的建立,要比盤庚遷殷的時代,早得很多很多」,因為殷商時代已純熟地運用干支。而且甲骨文的干支紀日,往往只用天干作為省稱,意味者天干紀日應是干支紀日的雛型,地支本不紀日。中國古代十日並出的神話或來自天干紀日法的發明,與「」的觀念十分密切[1]陳遵媯在《中國天文學史》中提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產生了」。鄭文光在《中國天文學源流》中,將干支的產生和羲和常羲的神話聯繫起來,並認為天干產生於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起自十進位法,地支是夏人的創作,起自十二辰。杜石然等在《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主張夏代已有天干紀日,商代加入地支,形成六十周期的紀日法[17]

綜合這些看法,可以認為「天干」的發明是在商朝,甚或更早的時代,可能是來自於人類用十進位記數法計算事物的普遍習慣。以十個「文字符號」依序表示十個日數(一開始可能是原始的雛形文字,後來發展為成熟的語素文字),以十日為一個週期循環(甲日至癸日)就成了天干。地支紀十二辰的記數系統也在後來加入,原本十日一個週期就擴大為六十日一個週期(甲子日至癸亥日)。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十天~天上的氣(清)

天干 五行 後天方位 季節 部位 八卦

甲 (陽木) 東方 春 膽 震

乙 (陰木) 東南 春 肝 巽

丙 (陽火) 南方 夏 小腸 離

丁 (陰火) 南方 夏 心 離

戊 (陽土) 東北 四立 胃 艮

己 (陰土) 西南 四立 脾 坤

庚 (陽金) 西北 秋 大腸 乾

辛 (陰金) 西方 秋 肺 兑

壬 (陽水) 西北 冬 膀胱 乾

癸 (陰水) 北方 冬 腎 坎

       
古代中國用以記錄日子時期漢字文化圈地區也曾跟隨古代中國用干支記錄時間。

因干支紀年法紀年時一周期為六十年,所以也用「甲子之年」或「花甲之年」來形容(60+1虛齡)或歲數之一的老人

考古發現,最早在商朝後期帝王帝乙時的一塊甲骨上,刻有完整六十甲子,說明在商朝時已經開始使用干支紀日了。根據考證,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西元前720年2月22日,即農曆辛酉年屬雞)曾發生日食,這是中國古代使用干支紀日的確切證據。而使用皇帝年號紀年則始自漢武帝太初年號。

干支在古代稱榦枝,好比樹幹和樹枝,有主幹分枝之意。

干支曆作為中國傳統曆法,在古代中國一直使用,從未間斷,對研究歷史相當有幫助,便於推算歷史時間。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十二地支~地上的氣(濁)

十二地支代表~十二歲君(太歲) 月份與十二 時辰

地支 五行 月份 時辰

子 陽水 十一 23~01

丑 陰土 十二 01~03

寅 陽木 一月 03~05

卯 陰木 二月 05~07

辰 陽土 三月 07~09

巳 陰火 四月 09~11

午 陽火 五月 11~13

未 陰土 六月 13~15

申 陽金 七月 15~17

酉 陰金 八月 17~19

戌 陽土 九月 19~21

亥 陰水 十月 21~23

 

六十甲子:由十個天干與十二地支組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癸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癸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